印度为了省点过路费,居然绕远路从俄罗斯进口蒙古国的焦煤,真是舍近求远,脑子进水了吗?
印度和蒙古国准备签协议,大量进口焦煤。蒙古国当然乐意,毕竟资源出口是他们的经济命脉。问题来了,这煤怎么运到印度?蒙古国是内陆国,要么过境中国,要么过境俄罗斯。地图上明摆着,走中国近得多。可印度偏偏要绕远路选择俄罗斯,把焦煤先运到符拉迪沃斯托克港口,再海运到印度,经过南海、马六甲海峡、孟加拉湾,最后才到。
这事儿看着挺奇怪,其实背后原因不少。中印关系因为边界问题还没完全缓和印度拉不下脸求中国。他们觉得走中国等于欠人情,不想低头。印度担心中国控制他们的能源命脉,觉得焦煤过境中国就等于被中国卡脖子。我的个人观点是,这种想法有点多虑了。印度这么做也有讨好俄罗斯的意思。之前因为美印关系升温,印俄关系冷淡了,现在送点过路费,也算是修复关系。
印度这如意算盘打得噼里啪啦响,但实际上是亏大了。中国又不是土匪,不会卡印度的脖子。中印贸易一直正常进行,没受啥影响。印度要是走中国,按规矩交过路费,中国肯定提供最好的服务。这对两国是双赢的买卖。中国能赚过路费,还能利用北方优良的焦煤运输港口,无论是运力、基础设施还是后勤保障,都比符拉迪沃斯托克强得多。
这里补充点中国法律知识。根据《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际货物运输代理业管理规定》,国际货物运输代理企业应当遵守国家有关法律、行政法规和规章,维护客户的合法权益。中国一直秉持着公平公正的原则进行国际贸易合作,不会随意刁难任何国家。
再说说国际贸易规则。根据世界贸易组织(WTO)的《服务贸易总协定》(GATS),成员方应确保服务贸易的透明度和可预测性,避免设置不必要的贸易壁垒。中国作为WTO成员,一直遵守GATS的规定,致力于促进全球贸易自由化和便利化。
印度如果选择中国这条路,不仅省钱省事,以后从蒙古国进口其他矿产资源也方便。新德里的决策者们,眼光应该放长远点,别老盯着眼前这点小九九。
我查阅了相关数据,2022年中印双边贸易额超过1350亿美元,这足以证明两国之间的贸易合作依然保持着相当的规模。中国是全球最大的焦煤进口国,拥有完善的焦煤运输和加工体系。中国北方港口,如秦皇岛港、天津港等,都具备强大的焦煤吞吐能力,能够高效地处理来自蒙古国的焦煤运输。这些港口拥有先进的装卸设备、完善的仓储设施和便捷的交通网络,可以确保焦煤运输的快速和安全。
中国在铁路运输方面也具有显著优势。中蒙俄经济走廊的建设,为蒙古国资源出口提供了更加便捷的通道。通过铁路运输,蒙古国的焦煤可以快速运抵中国北方港口,再转运至印度大大缩短了运输时间和成本。
印度选择绕道俄罗斯,不仅增加了运输距离和时间,还面临着更高的运输成本和风险。符拉迪沃斯托克港口的运力有限,基础设施也相对落后,难以满足大规模焦煤运输的需求。海运也受到天气等因素的影响,存在一定的风险。
印度的这种做法,不仅不利于自身经济发展,也不利于地区合作。在全球化背景下,各国应该加强合作,共同应对挑战。印度应该摒弃偏见,从务实的角度出发,选择更加经济、高效的运输路线,促进区域经济的共同发展。
说白了,印度就是跟自己较劲,最后吃亏的还是自己。难道印度真的不明白,合作共赢才是长久之计?